東河鄉除了有美麗的風景以外,村裡還有一樣名聞遐邇的特產--「包子」,東河包子正式成立的時間是在民國八十七年六月,他的前身是為「東河飯店」內的一項點心,自民國四十四年開始供應至今已有近五十年的歷史。最早是聘請一位福州師父掌廚,後來東河飯店的老闆楊金盾先生的長子楊泰宗先生,在初中畢業後,至成功鎮向兩位福州師父拜師,於民國五十三年楊泰宗先生,以十五歲年紀接掌包子部門,並漸次改進品質及口味,成為現在頗受歡迎的東河包子。

(以上歷史轉載於網路資料)

 

    就酷尼所知,最早的東河包子店面是在村子裡的派出所對面,而最近已經搬出來到台11線公路旁了(以前沒想過他會搬出來,所以沒有為以前的店面留下影像紀錄煞是可惜)。新的店面豪華氣派,斗大的紅底白字「東河包子」招牌,讓往來的遊客更容易找到目標。

 

斗大的紅底白字「東河包子」招牌

 

新的店面豪華氣派

 

    在這家「東河包子」店南方50公尺處,還有一家「纏記東河包子」,其實這兩家是系出同源,老闆是兄弟,但正統老店似乎不認可這家「纏記」,特別在招牌上寫明「僅此一家別無分號」。其實兄弟鬩牆倒不是很重要(反正台灣常常發生這種自己人打自己人的事情),重點是兩家的口味有什麼差異?

纏記東河包子(聽說他們在台北有分店)

 

     酷尼兩家包子店都有品嚐過,感覺上「纏記」使用的瘦肉比例比較高,所以吃起來不如老店的油膩,不過正因為老店的肉餡比較油,如果你想嘗試一口咬下去「爆漿」的口感,就要選擇老店了。

左邊是酸菜包,右邊是肉包(吃快完了才想到拍照)

 

    然而,或許是有名氣了吧,也或許是假日生產量大比較難控管,這一次造訪老店,感覺他們的包子反而不如以前在村子裡的品質,不止內餡少了,個頭也比印象中小了許多,挺令人失望的。我跟小佳都一致覺得,如果他的品質沒辦法回覆以往的水準的話,不如回台東吃卑南肉包算了,卑南肉包雖然一個15元(貴3元),可是個頭可比東河肉包大多了,吃ㄧ顆就飽了,下次再來跟各位介紹吧 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酷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3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