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能高越嶺古道」,舊稱「吉安橫斷道路」,日據時期稱為「能高越」。最早是泰雅族人從西部南投的霧社、廬山遷移至東部銅門的道路與獵徑;日據時期,日人為了開山理藩,動員不少人力與資源,將小路徑拓寬為一米半寬度的隘勇線。可供車輛通行。全長約90公里,東段約44公里。開闢期間動員的人數難以估計,由於地形異常險峻,意外死傷也非常慘重。事後日本官方於大正年間在東段出口處立有「橫斷道路開鑿紀念碑」與「殉職者之碑」,並留存至今,如今已被列為國家三級古蹟,位置就在台九丙線的吉安鄉干城村往壽豐方向途中。台灣光復後,台電沿著此路架設輸電線路,橫越中央山脈,並且每隔約10公里設立一座保線所。如今在中央山脈的奇萊與能高之間的鞍部,立有一座巨大的石頭紀念碑,碑上東西兩面各刻有民國42年蔣中正所題的「光被八表」與「利溥民生」。寓意正是此輸電工程「將光明帶至八方地表,造福大眾民生」之意。如今此碑成了此路線最具代表性的一景,也是中央山脈上最為巨大的紀念碑。

     以上摘自網路資料Smile趴趴走計畫

 

從銅門遠望能高山,山上仍積滿殘雪

 

     一般人走能高越嶺到通常都是由西向東,從屯原、雲海過天池到東部,我們這一趟因為隊員都在東部,所以從銅門進保線路,從磐石、奇萊保線所一路而上,通常這種東西向的越嶺道從東邊走有一個很大的缺點,就是台灣山勢通常是東陡西緩,所以從東邊進山會操得很累。更慘的是,保線路本來以為至少可以車行到奇萊保線所,沒想到在距離奇萊還有大約十公里的地方路就坍了,也因此我們必須多花將近三個小時的時間,第一天的晚上也只好在檜林保線所外紮營。

 

     時值初春,山區夜間溫度一度降到五度以下,早上起床帳篷內甚至結了霜,從檜林出發時,仍然一路上都是殘雪,幸好雪量不豐,山徑也平緩寬廣,對於行走尚不至於構成太大危險。檜林這地方正如其名,是個參天紅檜如林的地方,許多檜木就算我們全員也無法合抱,甚至大到無法入鏡。

 

山徑上的殘雪,幸好不厚,一般登山鞋便可通行無阻

 

人在檜木邊顯得如此渺小,這地方還有好幾棵這麼大的檜木,難怪稱為檜林

 

     第二天一早,由於是輕裝攻「光被八表」,所以行進速度很快,大約只花了約三小時就到達目的地,從「光被八表」碑再走過去,就是南投縣境內了,從這裡甚至可以看到南投霧社一帶。台灣有很多山都是縣界,天氣好時可以鳥瞰極遠的城鎮,站在山上,感覺台灣真的很小,花蓮南投的城鎮都在我舉目所及的地方,我想這正是我喜歡爬山的原因之一吧!

 

「光被八表」碑,中央山脈最大的紀念碑

 

從「光被八表」遠眺霧社

 

     我一直相信山有靈,有時在山上常常發生些很玄的事情,這次上山又發生了,就是--回程時我們的車居然無預警的拋錨了,幸好得到磐石保線所員工的幫助,才讓我們不至於斷糧(因為我們糧食只帶了兩天份),最玄的是,隔天請了拖車把車子拖下山,到了平地車子居然自己又好了,我想這是山神給我們的一種緣份!讓我們認識了保線所熱情的大哥們。不過學長們倒是希望別再有下一次了(拖到了禮拜一,大家都要請半天假,亂麻煩的),下次再來一定要帶木瓜來拜木瓜山神(保線路正是沿木瓜溪而上的)。

 

檜林附近的潺潺小溪,要不是還太冷真想跳下去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酷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