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
今天一早進教室小朋友就大喊「老師!有蛇!」,拉開櫃子一看,這蛇怎麼會有腳呢?

其實不是蛇啦,是俗稱「四腳蛇」的石龍子啦,石龍子平常棲息在草叢中,觀察甚是不易,既然你進教室來了,那當然要請你當一下活教材啦!

不同於攀木蜥蜴,石龍子身體光滑而且生性害羞,所以要徒手捕抓並不容易,不過這隻石龍子剛好跑到櫃子後方牆角,跑也無處可跑,只好乖乖束手就擒供大家觀察一下啦。

 

雖說是束手就擒,還是被他咬了一口,好在石龍子無毒嘴巴也不大,咬起來倒也不太痛。

 

咬了一口之後眼見無效,只好拿出最後手段「斷尾求生」,可惜仍然不見效。

 

這是一隻成熟的台灣中國石龍子,石龍子沒有外耳,但有一付清晰可見的耳孔,跟蛇的眼睛比起來,石龍子的眼睛整烏黑亮麗,看起來是比蛇可愛多了。

 

給孩子觀察完之後當然還是要把他放生啦!

 

台灣中國石龍子
英文名:Formosan Chinese Skink

學名:Eumeces chinensis formosensis

行性,以昆蟲及其他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,卵生,有一窩發現19顆蛋卵的記錄,雌體有護幼之行為,喜於墾地、較空曠的草生地或樹林邊緣活動,遇危險時會往草叢中逃逸,尾巴極易自割。


過了幾天,在儲藏室裡的雜物堆裡又發現這一隻台灣最常見的石龍子科動物---印度蜓蜥(說實在酷尼也並不確定到底是印度蜓蜥還是長尾南蜥),唏唏嗦嗦的嚇了酷尼一跳。有趣的是酷尼搬開板子的時候,他似乎還沒醒過來還是嚇傻了,就這樣維持著側身的姿勢,直到酷尼拍了兩三張照片後他才彷彿大夢初醒般翻過身來逃之夭夭。


印度蜓蜥(石龍子科)

英名:Indian Skink

學名:Sphenomorphus indicus

特徵:體長由吻端至肛門約6~8公分,身體背面為橄欖褐色、紅褐色或黑褐色。體側從眼後一直到尾側有一條黑色之縱帶,此帶上下為白色,腹面淺褐色,無「鼻上鱗」,後股部後方之鱗片大小一致,無較大型之鱗片。

習性:本種生活於台灣中低海拔的山區或丘陵地,極為常見。牠們行動敏捷迅速,一般在林間的底層活動覓食,很少上樹,偶爾會趴在河床上的石頭曬太陽取暖,以昆蟲為食。5月至8月為生殖季節,卵胎生。印度蜓蜥在陽明山國家公園內極為普遍,到處可見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酷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4) 人氣()